零分杂记
首页
M3U8播放器
标签云
阿里云
腾讯云
旧版博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佛学故事
你距离成佛,可能就差这一点点
当是非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我们或许看得清清楚楚,可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是否能够及时觉察、明了这一切?我们先一起看一则故事吧,主人公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的舍利弗。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定“不残食戒”也就是当天的食物一定要当天吃完,过了中午就不能吃了。其中和舍利弗同住一间的一位年轻比丘还没回来,可是时间已快要过午了,有人向舍利弗建议说:“长老,眼看时间就要过午了,您为年轻比丘留的这一份,留着也是浪费掉,不如您把它用了。”舍利弗想想也是有道理啊!因为过了正午,这食物就不能吃了,丢掉又很可惜,于是舍利弗就把那一份必须咀嚼的食物也吃了。正当他吃完时,那位年轻的比丘回来了,舍利弗就告诉他:“哎呀!你回来晚了,某某长者送来美食,本来也帮你留了一份,可是你太晚回来了,所以我就吃了。”年轻的比丘听了心里很不欢喜就回他一句:“好吃的东西,大家当然都想吃。”舍利弗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他觉得只因为吃了他那份就被说得这么难听,好像说他很馋嘴一样,舍利弗就回应他:“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吃需要咀嚼的食物!”从那时候起,不管是早上或中午,他真的都不再吃须经过咀嚼的食物。时间久了,大家都很为他的身体担心,心想:长老为了这件事而拒绝食物,要如何是好呢?大家就议论纷纷。佛陀看到三三两两的比丘在那儿交头接耳,即问道:“你们在讨论些什么呢?”其中一位弟子就如实向佛陀报告。佛陀说:“这是舍利弗的余习未尽啊,在久远劫前,有一个人不小心踩到一条蛇的尾巴,蛇回过头咬了他一口!没多久,那个人的脚就肿起来了。家人很着急,赶紧请医生来,医生看了之后说,这是被毒蛇咬伤的,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那条蛇抓回来,让它把毒液吸回去,他就不会有生命危险;另外则须以药物治疗,不过时间上可能要比较长。这两种方法让你们选吧!”家属觉得让蛇再把毒液吸回去,这方法最快了,于是就把那条蛇抓了回来,医生想尽办法要使蛇舔回毒液,但是那条蛇不肯就是不肯。大家又想了一个办法:生起一堆火要逼它就范。但是,蛇宁可爬入火坑也不愿意把毒舔回去。医生看到这种情形,赶紧把蛇拨开,不得已才用药物为伤者治疗。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又向比丘们说:“你们知道吗?当时那条蛇就是现在的舍利弗,那位医生就是我。当时那条蛇宁死也不肯吞下一口闷气,现在的舍利弗和当时毒蛇的习性不是一样吗?年轻比丘轻轻的一句:‘好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想吃!’他听了就不愿再吞食必须咀嚼的食物,这种习气不是很像吗?”舍利弗经过累世的修行,他的智慧那么高,平常说的话哪一句没有道理?平常哪一种是非看不开呢?但也仍有余习存在。凡人也是这样,人我是非在别人身上时,我们都看得很清楚,但是,若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却往往解不开,这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习气。这些无明习气若能去除,那么距离成佛的目标就不远了。来源:凤凰网
佛学故事
26天前
佛门故事:这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震撼五百僧人
编者按:德山棒、临济喝,说到禅宗“临济宗”,除了临济义玄、兴化存奖、风穴延沼这些临济大德,还有知名度超高的“临济四喝”。被人“喝”的感觉如何?来感受一下。径山禅师自弘法以来,门下聚集五百学僧,但大多数都散漫放逸,不肯用心参学。一次,黄檗禅师叫临济到径山禅师那儿去,在临济出发之前,黄檗禅师问他说:“你到径山禅师那里该如何应付?”临济回答道:“老师放心,我自有办法。”临济到达之后,不顾径山禅师正在讲法,径自闯进了法堂。还没等径山禅师抬起头来,临济就对着他大喝一声;径山禅师刚要开口讲话,临济却掉头就走。有一个学僧很不理解地问径山禅师道:“刚才那位禅师为何如此无礼,怎么敢对师父大声吼叫呢?”径山禅师答道:“他是黄檗禅师门下的弟子。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何不自己去问他?”学僧说:“弟子不知该如何问?”径山禅师说:“难道你们连大喝一声都不会吗?”学僧说:“这有何难,不就是伸长脖子嚷一声吗?”径山禅师随即大喝一声,之后问道:“这一喝,是什么意思?”众学僧面面相觑,茫然不知如何应对。径山禅师生气地说:“这是佛门狮子吼!上通天堂,下达地府,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你们这些平日里懒散惯了的学人,怎么会懂得这些!”学僧们一个个羞得面红耳赤。径山禅师平复了一下情绪,长叹一声说:“你们还是各自寻找出路去吧,别在这里虚度光阴了!”说完,禅师疲惫地挥了挥手,颓然坐在那里,仿佛一下子衰老了十年。顷刻之间,学僧散去大半……临济大喝一声,禅露机锋,或棒打,或口喝,一改过去的平和。其实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是为了促使参禅者返心、猛醒,以便在“山穷水尽”之外,顿见“柳暗花明”。径山禅师也是一位证悟很高的大德,经临济禅师猛然一喝,如醍醐灌顶,随即明白,禅者教导后学契理容易契机实难,故此自己也大喝一声,遣散十方学僧,让他们各自去寻找机缘。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临济录》自古以来,所谓大德者,风格虽各有不同,但绝不会蒙混学人。来源:凤凰网
佛学故事
26天前
如何在喧嚣中保持纯洁的心?这则小故事会让你倍受启发
现代人在喧嚣的城市中,怎样才能保持一颗纯洁心?只有在寺院中修行才叫修行吗?人生处处是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只要我们能够时时自省,能够清除心灵的尘埃,那便是佛法。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信徒非常欢喜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于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份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谢!”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信徒听后,欢喜作礼感谢说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博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文章来源:少林寺《禅露》杂志来源:凤凰网
佛学故事
28天前
零分
站龄7个月
资深站长
一个喜欢折腾,却又折腾不出像样东西的,不会PHP的PHP程序员!
598
文章
13
分类
837
标签
2
友链
onlinelovesky
317355746
vipsever@vip.qq.com
文章分类
笔记教程
知识
教程
笔记
骗局
影视
随笔
佛学分享
佛学资讯
佛学常识
佛学故事
智慧法语
资源下载
Windows系统
Windows 11
Windows 10
Windows 8.1
Windows 8
Windows 7
Windows XP
插件
其他资源
服务器推荐
阿里云
腾讯云
标签云
M3U8播放器
标签云
佛说医喻经
好医生
柏林禅寺
六十华严经
注释
法句经
祸患
相貌
面相
续集计划
西欧电影
卢卡斯·德霍特
亲密
文森特·卡索
阿丽斯·塔格里奥妮
玛丽昂·歌迪亚
影片时长
平均票价
改档
惠英红
刘雅瑟
陈钰琪
黄小蕾
龚蓓苾
王鹤棣
抬头见喜
白志强
留守儿童
拨浪鼓咚咚响
终极预告
熊出没·伴我“熊芯”
白百何
黄景瑜
检察风云
秦海璐
祖峰
老枪
章宇
敦煌英雄
狂飙
张志坚
李一桐
张颂文
吴昱翰
章若楠
请别相信她
预告
宇宙探索编辑部
吉尔莫·德尔·托罗
匹诺曹
风再起时
何蓝逗
不能流泪的悲伤
收视率
分类信息
query_posts
医药
制度
仪式
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