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第122页
共 2,526 篇

九华山百岁宫暨庐江庆复寺2023年传授三坛大戒通启

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安徽九华山百岁宫暨庐江庆复寺将于2023年4月9日至5月9日举行传授三坛大戒。关于2023年春季九华山百岁宫暨庐江庆复寺传授三坛大戒的通知一、受戒人员条件1、爱国爱教,遵纪守法;2、信仰纯正,勤修三学,遵守教义教规,品行端正;3、年龄在20至59周岁之间(1964年4月9日至2003年4月9日,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六根具足,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4、剃度后,男(女)众在寺院修学两年以上(2021年4月9日前剃度);5、有一定佛教学识,能够背诵早晚课诵、毗尼日用和具备基本佛事法务活动能力。二、报名手续1、如实填写《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出家二众受戒申请表》,正反面打
佛学资讯 1,241

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发布2023年招生通告

近日,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发布2023年招生通告,招生通告显示,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面向全国佛教界招收专科生30名、本科生40名、研究生10名,仅限男众。招生通告如下:江苏佛学院寒山学院原苏州寒山书院,成立于2003年,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的以学修并重为宗旨的综合性现代佛教学修基地。寒山学院设在重元寺内,位于经济发达的苏州工业园区、风景秀丽的圣境阳澄湖畔,学院教学条件充足,学科结构完整,教学、科研、丛林实修条件完备。寒山学院以戒定慧三学为纲,以“勤学、求真、崇善、净意”为院训,坚持“学修一体化,生活丛林化,管理科学化”的办学方针,旨在培养爱国爱教、遵纪守法、信仰纯正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寺院管理
佛学资讯 700

镇江净因寺方丈常修大和尚新书读者见面会在京圆满举行

2月19日,镇江净因寺方丈常修大和尚新书《净因思与行》读者见面会在北京鼎元国际艺术中心举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镇江净因寺)《净因思与行》读者见面会活动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镇江净因寺)国家宗教出版社社长任继春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镇江净因寺)国家宗教出版社副社长赵忠海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镇江净因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原所长、中华宗教学会名誉会长卓新平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镇江净因寺)江苏省镇江市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季成宾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镇江净因寺)镇江净因寺方丈常修
佛学资讯 669

佛教中说的发愿、切愿是什么意思,怎样发愿?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德力根说来也难信,许多人修行一辈子,不懂得什么叫发愿,更不懂什么叫切愿。切者,恳切也,迫切也,切实也。切实两字含义甚广,亦包括俗言“切合实际”之义,亦即切己、切时、切机。所以首先应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具备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其次是掌握世界、国家、社会的形势,包括今天和明天。再则是默察法运之机缘,何者将兴,何者暂隐。本人今生具体之愿决不能脱离客观形势与法运因缘,但凭己意而盲动。发愿不是细事,更不是只凭主观臆想的事,而是一步一步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抽象到具体,从浮泛到切实,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例如阿弥陀佛在因地中,以五劫的时间精勤求索,方才结得四十八愿。您目前先发
佛学常识 799

有六种祸患,不仅损失钱财还将通往恶道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有六种祸患,不仅损失钱财还将通往恶道,是应当知道的。哪六种?一、嗜酒而游荡放逸。二、不时出入他人家室(这里有两层含义:1、出入他室,容易打扰他人;2、可能会引发造邪淫的恶业。——《无量寿经》云:“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三、喜好博彩游戏而游荡放逸。四、爱好歌舞伎乐。五、结交恶友。六、行为懒惰懈怠。佛以颂说其义:沉湎于酒入他室,博彩游戏迷歌舞;结交恶友行懈怠,不为圣哲所称道。饮酒会产生六种改变,是应当知道的。哪六种?一、是消耗钱财。二、是过量饮酒导致疾病。三、是醉酒后容易发生争执。四、是因喝酒会引发更多嗔怒。五、是饮酒后的失态会带来不良声誉
佛学常识 535

别再弄错了!佛祖与如来不是同一人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閦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佛的通号,称为“如来十号”或“十种通号”。“十号”的意义列举如下:一、如来:指佛陀乘如实之道而来,即谓如来;也可译为如去,即乘真如之道而去达佛果涅槃。“如”是指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动;“来”是指佛陀的应化身,此“身”为救度众生应化而来。“如”是静态的,“来”是动态的,成佛以后本是动静不分、法应不
佛学常识 480

咚~咚~咚~僧人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诸比丘布萨时不肯时集,废坐禅行道,以是白佛。佛言: 应唱时至,若打揵椎、若打鼓、若吹蠡。为何敲木鱼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多人不仅要问:寺院里面念经为何总要用木鱼呢?因为即使在晚上,鱼在水里也不会闭眼睡觉,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来用功办道。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鱼用来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让大家凝心一处,不起杂念。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材质做成大小不一的木鱼,用在僧众的修学上。从木鱼的本质上看,他代表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精进不退的精神。如果一个人连睡觉的时间都不曾浪费,
佛学常识 573

警惕身边的“佛教油子”!四大特征一起来看

你是否遇过这种人,对佛法十分精通,又表现出不屑?你是否遇过这种人,沉浸佛法多年,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善?这种人有时被称为“法油子”或“佛教油子”。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如何规避自己成为“佛教油子”?一起来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丹珍旺姆犹如裹油硬皮之自心尚未调服心法不相融莫让如子自心染恶癖愿能勤修殊胜之佛法什么是“佛教油子”“裹酥油的牛皮,虽然与酥油长相依伴,但它仍非常坚硬。同样的道理,虽然这个人滋润在佛法的甘露中,但此人的相续仍然极难调化,坚硬无比,所以称这种人是佛法油子或善法油子。”像有些人,法倒是求了不下百次,可是自相续与从前比较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善,这种人就叫做“佛教油
佛学常识 647

智慧法语:愚昧的人悟不到佛法

编者按:你觉得佛法是不是很高深?什么样的人才可以领悟佛法?愚痴的人为什么会愚痴?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愚痴的人之所以愚痴,源于自身的“三毒”所害,即贪、嗔、痴,这是人们身、口、意业一切恶行的根源。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愚人意难解,贪乱好诤讼。上智当重慎,护斯为宝尊。——《法句经》【注释】愚昧之人心意难以悟解佛法,贪婪昏乱喜好与人诤讼。上智之人应当意重如山慎守心意,并将澄明心意视为宝中之宝。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752

智慧法语:恶语伤人的后果你一定不敢相信

编者按:你是否感觉有的时候说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自觉是否已经掌握了与人沟通的技巧?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大家都知道恶语相向是要不得的,但为什么仍然时常会有粗言恶语呢?为什么总是“刚强难调伏”呢?那个“刚强难调伏”的是什么呢?粗言触恼人,好发他隐私,刚强难调伏,生焰口饿鬼。——《业报差别经》【注释】若以恶语触恼别人,揭露他人的隐私,此类刚强难化的众生死后会转为口中燃火的饿鬼。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