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第126页
共 2,526 篇

一生一世、家贼难防、心花怒放,这些词语竟然都出自佛教

佛教的传播时间长达两千多个春夏秋冬,范围遍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对我国的语言词汇必然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现在常用的很多词,如“献身”、“习气”、“方便”、“障碍”、“一刹那”……原本就都是佛教名词。而在我国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与佛教相关的条目也是数不胜数。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一生一世释迦牟尼提出的“三世说”,经过历代佛教学者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划分时间过程的体系。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对于众生而言,称为“三生”, 即“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佛教认为“一生”不过是生死轮回中的一个环节,谓之“一期生死”。作为成语,“一生一世”用来形容一生,从生到死,一
佛学常识 441

法器是佛教的龙天耳目,这些法器法物你认识几个?

木鱼(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慧玲)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法物。兹将寺院道场常用的法器法物列举如下:一、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二、鼓: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
佛学常识 639

100个佛教名词详解,看完全明白了!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保华01 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02 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03 缘觉: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04 声闻: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05 阿罗汉: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06 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07 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08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09 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10 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11 一
佛学常识 474

如何做能达到涅槃的境界?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涅槃境界的问题属于道谛。道谛以涅槃为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烦恼为消灭对象,以戒、定、慧三学为方法。1、戒,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五戒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类。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沙弥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弥,一般是不满二十岁的人,满二十岁才能受具足戒为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当初僧伽成立时,没有约制团体的一定规律,其后随着问题的发生而随时制戒,到佛逝世前,已制定了二百多条。南方国家所传比丘戒二百二十七条,我国西藏二百五十三条,汉地二百五十条,大体相同,仅有某些条款分开和合并的不同,汉地比丘尼戒
佛学常识 453

佛教中所说的三宝是哪三宝,敬三宝时要注意什么?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惟举其少分之义耳。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今言僧者,且约当世凡夫僧而言,因菩萨罗汉等附入敬佛门也。第一、敬佛礼佛时宜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而拜,不可急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佛几清洁,供香端直,供佛之物,以烹调精美人所能食者为宜。今多以食物之原料及罐头而供佛者殊为不敬,蕅益大师大悲咒行法中曾痛斥之。又供佛宜在午前,不宜过午也。供水果亦宜午前。供水宜捧奉式。供花,花瓶水宜常换。纸画之佛像,不可仅以绫裱,恐染蝇粪等秽物也。宜装入玻璃镜中。木石等雕塑者,小者应入
佛学常识 376

佛门大事“上堂大斋”,功德超出你想象

编者按:你知道“上堂大斋”吗?这是佛教丛林中一项非常隆重的佛事,区别于一般的供斋法会,功德利益很大,我们一起了解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供斋的含义和分类供斋,又名供僧法会。施主布施财物于寺中,上供十方诸佛,中奉诸圣贤,下及三途六道一切有情。受此供养者,以诵经礼佛回向护法龙天,使功德主增福增慧、广结佛缘,所愿皆成。十方僧宝,接受居士供养,是名种“福田”。供养十方现前僧,自得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各寺院为满足信众此项功德需求,特设多种渠道,供斋即是其中最方便之项目。供斋分随喜斋、罗汉斋、如意斋、上堂大斋多种方式,大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可以适当选择,虽然所费资财不等,只要尽心尽力,其所得福德
佛学常识 446

一日禅:幸福哪里来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幸福应从内心清净中来。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刺激只能片刻,无法永恒。运用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感官快乐往往是暂时的。好比看一场电影或一场音乐会,曲终,场散,终有结束。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28

一日禅:布施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奶柴布施不一定要施钱。有时候为人说一句好话,能为他人带来不可思议的因缘。有时候只是几口饭的布施,却给他人带来生命的重生与希望。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也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感受。所以布施的功德是无量的。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86

一日禅:人生一辈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宁一天虽短,足以养深积厚。一辈子虽长,把一件事做好,就能让人生变得皆为欢喜。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686

一日禅:干净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无论生活是咸是淡,都要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内心干净,就是没有妄念杂念。好好睡,好好吃饭,好好读书,好好修心,就十分美好。这些,日常的点滴就是修行,生活处处皆修行。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