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第149页
共 2,526 篇

智慧法语:人身为何是“臭皮囊”?

编者按:你平时如何对待你的身体?为何应时刻保持着对身体的觉知?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所谓“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多被五欲迷”,人总误以为对自己的身体持有所有权,因此经常挥霍、滥用身体,殊不知当使用权限一到,肉身终将走向腐朽,因此对于身体,要保持着警觉,看清楚它的真相,才能走出无欺究竟的解脱之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张坤 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维摩诘经》【注释】我们的血肉之躯,是不会永恒存在、恒久不变的,这个身躯也不会一直健康强壮、始终有力,也并非坚固不摧,它是很快就会面临腐朽命运的东西,因此万万不可对这副身躯持有坚定的信赖和信心。来源:
智慧法语 2,170

智慧法语: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 功德无量无边

编者按:为什么任何地方只要有求救的声音,观世音菩萨都能听到?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能得到哪些福德?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观世音菩萨是修耳根圆通而得道,而为了救度众生,又化身无量无数的分身。因此,观世音菩萨的神通之力难以估量,连释迦牟尼佛都要赞叹不已。众生只要一心称名,就能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之利。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法华经》【注释】如果有百千万亿难以计数的众生,受到种种苦恼,在听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后,能够一心一意称呼菩萨之名,观世音菩萨会立刻观察这声音的出处,前往救度而让他获得
智慧法语 2,179

观音为何有胡子?佛陀为何留“卷发”?真实原因大多数人不知道

编者按:得益于影视剧的发达,佛教的许多名词与形象广为人知。但其中也存在颇多误解,比如,既然出家都要剃发,为何佛陀还留了“卷发”?观世音菩萨明明是漂亮温柔的“女子”形象,怎么有的圣像上却长了小胡子?凤凰网佛教为你答疑解惑。观世音菩萨为啥有“胡子”?每当提起“观世音菩萨”,我们第一印象都是白衣飘飘、手持净瓶、柔美庄严的女性形象,但有时我们也会“震惊”地发现,有些圣像佛或画作上,观世音菩萨还带着两撇八字胡,以男性形象示现,那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其实,不仅是观世音菩萨,诸佛菩萨都没有所谓的“性别之分”,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因缘临时化现出男性或女性的形象来度化世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曾记载观世音菩萨
佛学常识 2,738

世事无常,我们该“听天由命”吗?

2021年8月9日,著名演员于月仙在内蒙古阿拉善拍片时发生车祸不幸去世。于月仙曾因成功扮演电视剧《乡村爱情》“谢大脚”一角,深受观众喜爱,意外传出,许多人不免扼腕叹息,感概世事无常。佛在经中说,生命在呼吸间,“无常大鬼,不期而至;冥冥游神,未知罪福。”。“无常”是佛门弟子的必修课,那么,面对世事无常,我们是该选择“听天由命”,还是报之以深情呢?认识无常首先,认识无常。什么是“无常”?赵朴初居士在《佛教常识答问》中这样总结: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
佛学常识 2,334

遇到“刀子嘴”该怎么办?这个方法亮了

“刀子嘴豆腐心”通常是指一个人讲话虽然刻薄,但内心实为一番好意。也有人认为,“刀子嘴”=“刀子心”。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遭遇到“刀子嘴”又该如何办?这个方法亮了!最近看了两篇文章,都是由“刀子嘴豆腐心”引发开来的,各有不同的表述和论调,对照着看挺有意思的。其中一篇文章的观点是“既然豆腐心,何必刀子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话好好说”。别自己明明是一腔好意,却硬生生地说成了尖酸刻薄的话,结果让对方误解。特别是对待亲人和朋友,有一个颗爱他们的“豆腐心”,话一出口却总变成伤害他们的“刀子嘴”。另一篇文章却有不同的理解:一个人如果有“豆腐心”,就一定不忍心别人做出无知的、会带来痛苦
佛学常识 2,148

学佛居士在家如何进行早晚课?这份解答太全面了

每日于清晨与日暮时分,寺院僧众便会齐集大雄宝殿做早晚功课。许多学佛居士没办法来到寺院里,又不知在家该如何进行早晚课,本文从早晚课的由来、内容,在家做早晚课的常见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我们确实应该更加精进,并将此功德回向世间一切,祈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早晚课的由来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门弟子们诵经打坐念佛起初时并没有固定的早晚课诵本。自晋朝至唐宋,虽有早晚课诵,但不统一,汉传佛教各宗派各门派之间并不一致。到了明朝,莲池、藕益大师为方便佛门弟子修行,开始制定早晚课诵,直到清朝初
佛学常识 2,687

“说谎”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今天就带您了解一下

俗话常说“祸从口出”,即使对于没有受五戒的人来说,也常常苦于在日常的生活中,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语。那么,“说谎”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呢,今天,就带您了解一下,那些你忽略的事。“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律,其中的“不妄语戒”要求大众要诚信。佛教中妄语大致分为大妄语和小妄语,而对于受持五戒的弟子而言,想要严持“不妄语”戒,做起来确实也并不容易。何为“妄语”?“妄语”释名:心口相违,言不称实,欺诳他人,名曰妄语。不妄语,就是不说谎话、有则言有,无便言无。《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阿弥陀经中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意表信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金口
佛学常识 2,120

为什么我们供养了僧人,还得感谢僧人?

什么是僧人?僧人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供养且感谢他们呢?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粮食吃,我们施舍的善根犹如种子,而弘法利生的僧人,就是我们播种善根的福田。他们能把我们有限的福报,变为无限的福海。可是,现在世间有些人对供养僧众有很多知见上的误区,或者有些人虽然对寺院或僧众做了一些供养,后却产生很大的傲慢心等不净念头,很容易种下恶业。施主思不净,行善亦罪恶南北朝的僧稠大师,有一天,齐国的文宣帝特地来拜访他,他却坐着不肯到门外迎接,弟子们就对他说:“今天来的是皇帝,请师父屈驾到门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师仍然坐着,连动都不动一下,齐文宣帝并不
佛学常识 2,406

一日禅:做人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人,由简单的一撇一捺构成。人这一生,想要活出精彩,就要认真书写好这两笔。什么叫做人?做人便是不忘初心,不失本心,不丢良心。人可以不完美,但不能忘恩。可以不富有,但不能没有诚信。可以不聪明,但不能伤人心。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244

一日禅:积淀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传萱人生如茶,水温够了,时间够了,茶香自然会飘散出来。人生需要慢慢积淀,想要最终获得一个圆满的人生,必须经过一个成功势能积累的过程。如果心浮气躁,最终只会陷于失败的深渊。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