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境界
共 9 篇

一日禅:舍的境界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舍,是平等的心态,就是要怨亲平等。对怨家和亲戚朋友都一视同仁,在顺境、逆境面前,不起爱恨之心,以平常心平等处之。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29

一日禅:境界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十愿无言、心心相印,是谈话最高艺术。无相、事事默契,是做事最高境界。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002

居士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佛教文化心存误解,所以在家人学佛难免困难重重,更有甚者,弄得家庭关系一塌糊涂。那么,佛弟子该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呢?来听听惟贤法师,送给在家佛弟子的箴言吧。2010年10月25日,凤凰网佛教在什邡罗汉寺对话惟贤长老(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惟贤法师1、树立“正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于专业,这种专业比较单纯化,没有一切累赘,所以僧众是住持正法,居士是护持正法。作为僧众应该住持正法,居士或者广大的群众具有各种能力,很多事情僧众不能做,居士可以做,所以居士作为护法是很恰当,而且很实际,很
佛学常识 287

智慧法语:守戒自律福报巨大

编者按:你觉得佛教戒律很严格吗?你是否已经开始持戒?持戒对自己有什么益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智慧的人懂得持戒的益处,戒律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慧人护戒,辐致三宝。名闻得利,后上天乐。——《法句经·戒惧品》【注释】智慧之人知道护守戒德,其人生福报可以达致(佛、法、僧)三种境界。声名闻于天下而获得利养,死后亦可升入天界快乐无比。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22

如何做能达到涅槃的境界?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涅槃境界的问题属于道谛。道谛以涅槃为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烦恼为消灭对象,以戒、定、慧三学为方法。1、戒,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五戒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类。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沙弥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弥,一般是不满二十岁的人,满二十岁才能受具足戒为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当初僧伽成立时,没有约制团体的一定规律,其后随着问题的发生而随时制戒,到佛逝世前,已制定了二百多条。南方国家所传比丘戒二百二十七条,我国西藏二百五十三条,汉地二百五十条,大体相同,仅有某些条款分开和合并的不同,汉地比丘尼戒
佛学常识 257

梦醒时分:修行中的梦境究竟是什么?

文/广州光孝寺《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要当中,都强调如何调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当中这是第一位的。所谓修行者,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性,修性也是修心,心性不一不二。禅宗的功夫以明心见性为目标,所谓: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心性有何差别呢?心有生灭变易,性者如如不动。所以,性是体,心是用。明心用,见心体,这就是修行切要的功夫。佛教讲的一切法,阐释的一切道理,都是根据世间万事万物本自具足的体和用而宣说的。把体用弄明白了,在修行上,少走弯路,容易见效果。比如说,一盏灯,也有体有用。灯的本身就是体,灯所发的光明就是用。体用结合,才能把
佛学常识 342

一日禅:朴素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见多了利欲熏心,才知朴素干净的难得。生活的最高境界一定是简单、朴素,把一切变的简洁明了,生活才能丰富。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484

“打佛七”最全讲解,学佛人必看!

打佛七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法门,很多人都打过佛七,可是到底什么是打佛七,打佛七的缘起、要求、心态、作用和相关管理,这些你都知道吗?北京西山双泉寺阿弥陀佛圣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宋杰)一、打佛七的缘起简单说来,打佛七是举行七天或以七为周期的专门念佛的修行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是集中一定的时间,让修行者放下外缘,集中精力不受打扰地认真念佛,力争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佛七的经典依据在《佛说阿弥陀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
佛学常识 2,858

藏在佛教文化里的中国性格,不仅是信仰而已

从西汉至今,佛教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两千余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中国古代的祖师们翻译经典、研究教义,对印度传过来的佛教经典、宗派思想及修行方法,进行了取舍选择、创造发挥,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宗派。那么,现在的佛教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中国性格?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文/陈沁从各种原始文献看,佛陀以自己的世界观、观察力和思维力,领悟了直达解脱之道的独特境界,并善于启发他人也进入这种思维境界,此即原始佛教所说的“闻、思、修、证”。中国文化对于佛陀思维灵性的继承和信仰实践,是放在“乘”这一较为谦逊的概念中,而不是将佛法作为永恒真理的神秘存在。这体现在历代佛教对佛法
佛学常识 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