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缺憾人生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小土人生,永远都是缺憾的。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纳许多缺陷的世界。本来这个世界就是缺憾的,缺憾人生,使人类有了理想。人生有缺憾,我们才有追求完美的理想和热情。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670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小土人生,永远都是缺憾的。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纳许多缺陷的世界。本来这个世界就是缺憾的,缺憾人生,使人类有了理想。人生有缺憾,我们才有追求完美的理想和热情。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670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子轩善良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它与正直、爱心、悲悯为伍,与邪恶、阴毒、冷漠为敌。柔软时的善良,可以融化冷傲的冰川。坚硬时的善良,可以穿透任何顽固的岩石。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582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传萱人生一世,最难的事不是认识世界。我们的眼睛看向世界,世界就在眼前。最难的是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在明澈的自我世界中,找到安顿身心的法门。只有时时用自己心之触角去体会、感受,才能找到起心动念间不断变幻的自己。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65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谦虚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一个人的修养、道德、气质和风度。谦虚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心放得很低,别人只要有一点长处,他便去学,使得修养不断增长,人生境界不断提高。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624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亲疏有度、相看不厌、久处不累,这样的关系形成的基础是“不计较”。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360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轩仔人的嫉妒心像一把双刃的刀,你举起它时,虽满足了伤害别人的目的,但也使得自己鲜血淋漓。嫉妒是损人不利己的双输行为,它是痛苦的制造者,在各种心理问题中是对人伤害最严重的,可以称得上是心灵上的恶性肿瘤。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45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可以从纷纭世事中解放出来,独享个人妙趣融融的空间。对内发现自己内心的快乐因素,对外发现人间真爱与秀美自然,把烦恼与压力抛到九霄云外。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789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说话前,把即将出口的语流在心中过滤一遍,滤掉其中的抱怨、指责、谩骂。做事时,专心于眼前每个细节,自会收获一份心灵的踏实。想问题时,不执著于过去或未到来的烦恼,认真活在每一刻,止息烦恼和痛苦。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605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能够在岁月的枯荣中,体会生命的短促、人世的无常。自然界一草一木的凋零与成长,都是对我们最直接的提醒。它教育我们,怀平常心看淡尘世喧嚣。也敦促我们,怀感恩心珍惜生命的一切馈赠。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903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贪婪的本质是不安定,它像是长在人内心深处的一棵毒草,不断地腐蚀着本来清净的心灵,它时而蛰伏,时而膨胀。人若不能摆脱就只能受制,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过于贪婪而没有节制,只能招致生活的惩罚。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738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德力根长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557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不要吝啬对他人的赞美,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要知道,在赞美他人的时候,你的心情也同样是愉快的。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738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传萱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皆化为心灵的极乐,于他自身,并无半点苦楚可言。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70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会开采心里的能源,才是真正的富者。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01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耿豪真正的宽容,包容清净的,也包容污秽的,包容善良,也包容邪恶。真正的量大,要像广袤的苍穹,容纳群星也容纳尘埃,要像浩瀚的大海,容纳百川也容纳细流,更要像无垠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不摄。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163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对于一个积极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来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你若认为自己衰老,就会变得老气横秋。你若认为自己年轻,就会变得生机勃勃。岁月只能在人的皮肤上留下皱纹,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才能使人的心灵起皱。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314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幸福应从内心清净中来。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刺激只能片刻,无法永恒。运用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感官快乐往往是暂时的。好比看一场电影或一场音乐会,曲终,场散,终有结束。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82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奶柴布施不一定要施钱。有时候为人说一句好话,能为他人带来不可思议的因缘。有时候只是几口饭的布施,却给他人带来生命的重生与希望。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也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感受。所以布施的功德是无量的。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36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宁一天虽短,足以养深积厚。一辈子虽长,把一件事做好,就能让人生变得皆为欢喜。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731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无论生活是咸是淡,都要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内心干净,就是没有妄念杂念。好好睡,好好吃饭,好好读书,好好修心,就十分美好。这些,日常的点滴就是修行,生活处处皆修行。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74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阿酸真正的信仰,不是仅仅挂在嘴边的,更不是顶礼膜拜。它应该存在于具体的事情之中,甚至存在于一件极普通的小事之中。真正慈善的人,不会拘泥于礼节和形式。他们会将自己的善念化为一汪清泉,让其流进所有干渴的心灵。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63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人生如路,要有耐心。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54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你越是能自律,你才越自由。在纷扰的世间,每个人都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果缺乏自制力,不懂得约束自己,很容易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淖,让生活彻底失控。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67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耿豪心态好坏,决定了生活状态。之所以要精进修行,就是为了持续有正念的心态。好好放下心来,感受着世界带来的美好。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