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弟子
  3. » 第3页
共 25 篇

为何寺院的墙都刷黄色?佛教20问,全是干货速速收藏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1、什么是佛佛这个字,是梵文音译过来的。汉文里的“弗”字,音与梵文发音相同,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印度悉达多太子通过修道后觉悟成佛的,就在“弗”字旁边加了个“单立人”。所以“佛”这个字,是专门为佛陀新造的字,也显示出古大德的智慧。2、什么是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萨埵”是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觉有情”。菩萨之行从觉自己开始,到保持觉自己,以“觉自己”为般若行,其结果必然是豁然觉他人,乃至觉了一切有情众生。3、中国最早的佛寺汉明帝迎请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两位法师来到中国后,安排在河南洛阳的鸿胪寺,由皇帝直接管辖。后来为了把两
佛学常识 3,110

结夏安居!出家人的“夏令营”,其中意义非同寻常

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起,众多汉传寺院就会开始结夏安居。它作为丛林的一大重要事宜,其中意义非同寻常。本文带您深入了解安居的缘起、意义等,愿您也能心安神定,清凉自在地度过炎炎夏日。什么是结夏安居安居,意译为雨期,又称雨安居、结夏、坐夏等。安,即是形心摄静;居,为要期在住;安居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静心修习,以求证悟。在佛陀的故乡印度,夏季雨期达三个月之久,为防雨季时间比丘外出可能会踩杀地面之虫类及草树之新芽,佛陀规定此三个月中,出家人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并致力修行,此为安居。大乘经典中所结集的言教,大都是佛陀在结夏安居时讲述的修行法门及宇宙人生的真理,众多僧人也会在此期间精进修为。所以,结夏安居也被认为
佛学常识 1,158

没有“烟戒”佛弟子就可以抽烟吗?看看佛门祖师怎么说

在现代社会,有一种物品与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无论是在医院、宾馆、影院,还是在车站码头、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乃至公共厕所,你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它闪着点点火光,冒着丝丝青烟,含着近千种有害物质,扑向你的面庞,钻入你的心肺,常常使人无法回避,无法抗拒。无论是主动吸收还是被动吸入,均易染患肺癌、喉癌等十余种致命的疾病,以至一些学者称之为“白色瘟疫”。它就是商店、小摊上随处可见到的消费品——香烟。关于佛教对吸烟的看法,让我们共同了解。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德力根佛门有“烟戒”吗?戒律,是佛陀根据弘法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教义的情形,为利修行、方便教化而制定的准则。而烟草是在佛陀涅槃两
佛学常识 3,332

千万别再叫错!出家人称呼全解析,看完长记性了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出家众位列三宝之一,是在家居士皈依的对象,又是殊胜福田。身为居士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称呼出家人,往往被人笑话,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至今,还总是能在看到有些读者用“师傅”“某某师”,或者是直呼法名的方式来称呼出家僧人。下面略微介绍有关这方面的基本常识,希望大家看完能礼敬三宝,别再叫错咯!“和尚”为何意“和尚”原来是从梵文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
佛学常识 3,209

你距离成佛,可能就差这一点点

当是非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我们或许看得清清楚楚,可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是否能够及时觉察、明了这一切?我们先一起看一则故事吧,主人公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的舍利弗。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定“不残食戒”也就是当天的食物一定要当天吃完,过了中午就不能吃了。其中和舍利弗同住一间的一位年轻比丘还没回来,可是时间已快要过午了,有人向舍利弗建议说:“长老,眼看时间就要过午了,您为年轻比丘留的这一份,留着也是浪费掉,不如您把它用了
佛学故事 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