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智慧法语
  3. » 第32页
共 374 篇

一日禅:朴素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见多了利欲熏心,才知朴素干净的难得。生活的最高境界一定是简单、朴素,把一切变的简洁明了,生活才能丰富。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51

一日禅:界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小土人生,是一场自我修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和边界。一个人最大的愚蠢,是随意插手别人的事。与人交往,哪怕交情再深,也不要去干涉不该干涉的事。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704

一日禅:束缚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渴望得到认可,是一种束缚。因为你渴望得到认可的时候,你可能会去迎合别人,会改变自己的心意,做讨别人喜欢的事情。这种束缚,可能让我们离自己越来越远。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883

一日禅:人生两件事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健康。如果说人生是一棵树,健康就是这棵树的根,根深才会叶茂。没有健康的身体,荣华富贵皆烟云。二是心态。人生的成败得失,只在一念之间。心态不同,人生的境遇便会天差地别。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199

智慧法语:佛性平等所以人人平等

编者按:你杀生吗?你是否认为那些杀业深重的人必下地狱?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玄素禅师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样的人佛性都是平等的。无论你以前的业报是怎样的,只要诚心悔过,一心向佛,仍然可以成佛。 佛性平等,贤愚一致(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鹤林玄素禅师居京口鹤林寺,尝一日,有屠者礼谒,愿就所居办供,师欣然而往,众皆讶之。师曰:“佛性平等,贤愚一致。但可度者,吾即度之,复何差别之有?”——《景德传灯录》 【注释】玄素禅师住锡在京口鹤林寺,有一天,一个屠夫前来拜访,愿意在他的家里办素斋供养玄素禅师,玄素禅师欣然而从之。众人对此感到惊讶。禅师却认为:“佛性平等,贤人和愚者都是一样。凡是可以超
智慧法语 2,713

智慧法语:依赖他人怎能成就自我?

编者按:做事时你有依赖别人的习惯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现在社会流行团队精神,在一个团队中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但这是建立在你拥有一个强力自我的基础上的,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强调“自己拯救自己”这个真理。《国际歌》里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更没有什么英雄豪杰,全靠我们自己!” 自己善调御,获得难依所(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自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调御,获得难依所。——《法句经·自己品》 【注释】自己应是自己的皈依之处,不能依靠别人。我们要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充实自我,使自己成为难得的皈依之所。 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996

智慧法语:六尘不染是一种什么境界?

编者按:你知道“六通”吗?怎样才能“六通”?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临济禅师告诉我们如何成就六通,但请注意,六通并不是学佛者的终极目标。 谓入色界不被色惑(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佛有六通者,谓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身界不被触惑,入意界不被法惑。所以达此六种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乃无依道人。虽是五蕴秽陋之身,便是地行菩萨。——临济禅师语录 【注释】佛拥有六种常人没有的自由无碍之力,什么是六通呢?即不被六尘沾染,不被他们迷惑,达到这种状态就是成了道的智者。虽然仍然保有这个由五蕴组成的身体,但以和凡夫不一样了。 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783

一日禅:自处慎独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耿豪独自一人时,要怀着一颗不放逸的心。与众共处时,要怀着一颗不矫饰的心。自处慎独,群处观心。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709

一日禅:别在意他人看法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很多时候,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外物的得失,以至于每天的生活中稍有一些不合意,都会让自己心绪不定。人有多少虚荣和依赖,就要承受多少痛苦与烦恼。学会放下一些虚妄的东西,看开一些人生难免的得失,对内心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848

一日禅:真实的喜悦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事对物,对功名利禄,失之不忧,得之不喜。人的身心应该由自己来掌控,受缚于外在的无常之物,何来真实的喜悦。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