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第103页
共 2,526 篇

普俊法师:20多年前,我误打误撞闯了祥符禅寺丈室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印度那烂陀寺的僧房,宽皆方丈许。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传灯录》云: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题记方丈,一丈见方,原指僧房,后引申为职务之称。我对方丈的理解,最早是寺院住持及住持住的地方;出家后读《维摩诘经》,说到三万二千人入于方丈小室,而“能容不迫迮”,不禁感叹芥子纳须弥的不思议境。2018年随江苏省佛教代表团去印度朝礼,到过那烂陀寺旧址。断壁残垣之间,仍可见当年之盛况,印象较深的,便是高高墙壁围起一格一格的小房间,入门极低狭,必弯腰方可进。史料记载当年在此求学的万千僧人,就是住在这样丈许宽之室。青灯黄卷之下,年轻的生命,用信仰
佛学资讯 537

探寻禅茶文化的精神内涵!福州罗源开善寺第15期禅茶研修班报名中

禅茶原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西汉公元前52年,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后在蒙顶山脱发修行,亦佛亦茶,首创“佛茶一家”,被尊为“甘露禅师”。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见闻录》中记录北宗禅习茶的情景:“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赠与日本弟子荣西。至今圆悟手书原迹仍被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禅一味”的说法……禅茶研修班茶承禅意,禅存茶中。以“禅茶”这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引导我们觉照当下,实现从俗到雅、
佛学资讯 736

河源市道教协会三届五次理事会在和平县热水镇举行

2月27日,河源市道教协会三届五次理事会在和平县热水镇举行。河源市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杨友平讲话和平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宗局局长卢建光致辞河源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子宏致开幕词河源市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锦传做工作报告河源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百坚作财务工作报告河源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刘鑫致闭幕词这是一次团结民主、务实高效、和谐共荣、与时俱进的大会大会现场紫薇大帝宫举行由道教协会培养的正一派道士主持的民俗新春祈福演练法会与会代表合影2023年2月27日上午,广东省河源市道教协会三届五次理事会会议在和平县热龙温泉度假村举行。会议号召全体教职人员、信教群众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国爱
佛学资讯 1,778

黄夏年教授:我与星云大师的三次“相缘”

星云大师圆寂以后,许多学者都发表了各种回忆录,笔者惭愧,没有其他人那么丰富的经历,不敢动笔,只好把对大师的敬仰与怀念藏在心底。剑锽教授邀约参会,唯有从命,草创对大师认识的拙文。本文取名与星云大师的“相缘”,是因为几十年里与星云大师结缘的时候都与录相与照相有关。我把这些过程向读者汇报,表达我对大师的敬意。星云大师与黄夏年教授合影(作者供图)2023年2月6日早上,友人发来星云大师圆寂的消息,震惊之外,感到突然。几年前我在高雄佛光山拜谒大师时,大师除了坐轮椅外,神情还是那么奕奕,思维还是这么敏捷。这几年,有时与朋友间聊到大师,觉得就大师现在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且又得到很好照顾,还有现代科技保障,老人
佛学资讯 573

佛陀出家纪念日|贵为太子偏偏要出家,一文了解佛陀出家成道的殊胜因缘

释迦牟尼19岁出家修行;31岁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80岁在拘尸那迦城涅槃。人间的佛陀赤着一双脚,行走在恒河的两岸,这一走就是49年,他带领信众们学习解脱的方法,指引大家寻找暗夜里的光明大道。但你有没有想过,贵为太子的悉达多,为什么甘愿舍弃王位和美满的家庭选择出家?农历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让我们追溯佛陀的本怀,共同了解世尊出家成道的殊胜因缘。释迦牟尼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出生即是“人生赢家”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诞生在古印度的迦吡罗卫国(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他的父亲,是迦吡罗卫国的国王净饭王,母亲是摩诃摩耶王后。当时净饭王一直还没有王子来继承王位。太子诞生后,
佛学资讯 621

2022广东佛教讲经交流会圆满闭幕!获奖名单公布

2月24日,“2022广东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河源燕岩六祖古寺五方佛殿举行闭幕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大佛寺方丈耀智法师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香港佛教僧伽联合会副会长、香港珠海学院佛学研究中心总监、香港宝莲禅寺方丈净因法师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心慧法师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花都华严寺方丈印觉法师作总评(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评委——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教育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办公室主任、广
佛学资讯 543

新发现弘一、印光等高僧手迹、事迹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珍贵墨宝首次公开

民国高僧手迹民国时期,苏州绸缎商尢养和居士,经商之余,潜心学佛。恭敬书写《华严经》为母祈福,孝感天地。这在民国十七年(1928)印光大师的《敬书〈华严〉大经以尽孝思序》一文中能得到佐证——“苏州尤养和居士,虽出富贵之家,绝无纨绔习气。而且笃信佛法,恪尽孝道……”印光大师提到的这部由尤养和历经三年手书而成的《华严经》,早年曾出现于苏州古旧书店,被有心人斥资收藏。同藏者尚有高僧大德为此经文之题赞数篇。如今,手书《华严经》已不知流落何处,为何人所珍藏。而高僧大德之题赞,竟因缘际会,惊现世间。研讨会现场2023年2月25日,由北京泰和嘉成拍卖有限公司主办的“新发现弘一、印光等高僧手迹、事迹”学术研讨会
佛学资讯 616

居士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佛教文化心存误解,所以在家人学佛难免困难重重,更有甚者,弄得家庭关系一塌糊涂。那么,佛弟子该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呢?来听听惟贤法师,送给在家佛弟子的箴言吧。2010年10月25日,凤凰网佛教在什邡罗汉寺对话惟贤长老(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惟贤法师1、树立“正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于专业,这种专业比较单纯化,没有一切累赘,所以僧众是住持正法,居士是护持正法。作为僧众应该住持正法,居士或者广大的群众具有各种能力,很多事情僧众不能做,居士可以做,所以居士作为护法是很恰当,而且很实际,很
佛学常识 569

尽孝莫盲目!佛弟子究竟该如何孝养父母?

很多人自认为很孝顺,却未必是真孝顺,佛陀一再强调,佛弟子要慈养双亲,而佛教强调的孝道和世间的孝道,却不尽相同。那么,作为佛弟子,到底该如何孝顺父母呢?一起来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1、物资给养,耐心服侍我们要用物资赡养父母,给他们提供舒适的衣食住行环境。不要苛待父母、克扣他们的生活所需。这样自己虽省下一点钱,结果却损了福报,得不偿失。如果父母身体不适,我们一定要及时带他们就医治疗,并耐心服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耐心"?世间有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普遍来说,我们的孝心难以持久,顺缘具足时我们还能做到孝顺,可如果时间长了,孝顺父母干扰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了,我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孝养父母?不论是
佛学常识 603

身为高富帅却偏偏要出家,咋想的?

农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凤凰网佛教特编发此文,让我们共同忆念慈悲伟大的佛陀,祈愿正法久住世间,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圆满!释迦牟尼佛的出家因缘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名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太子降生不久,便被一位当时负有盛名的预言家阿私陀仙人预见会成佛。净饭王竭尽所能为太子营造无忧无虑的皇室生活,为太子迎娶情投意合的耶输陀罗,希望能以此让太子不再有出家的心。然而,悉达多太子在出城游历时,亲见世间老病死苦,颇受触动。天人化身的清静比丘,启发了太子过去的愿心,体悟到修行才是解脱之道。于是,在一个全城熟睡的午夜,他毅然舍弃一切,骑着马,悄悄地越过城门出了家。悉达多太子辞
佛学常识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