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第142页
共 2,526 篇

一日禅:释然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安然以对。既然耳根不净,不如清净自心。既然不能如愿,不如一笑释然。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60

一日禅:人品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人品。金钱是一种消耗,总会花完,而人品是一种积攒。靠金钱维持的关系不长久,用人品换来的感情最牢固。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615

一日禅:将心比心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若冷若冰霜,别人又如何笑容可掬。你若锱铢必较,别人又如何宽厚相待。只有将心比心,才能相处得融洽。多点理解、懂得、尊重、知足、放下,人生一定会多点成熟、幸福、获得、快乐、放松。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395

一日禅:不染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慧海人最大的问题是执念和贪婪。执念愈深,人就越苦。越是贪婪,越难自拔。心是容不得有尘,心有尘就有杂念,难以清净做事,干净做人。心若不染,洁净自清。心清则明,心浊则暗。人没了贪婪,就不会犯错或少犯错,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51

智慧法语:如何变得英俊潇洒?

编者按:一个人发脾气时和心情愉悦时相貌是否一样?你是否希望每天见到和颜悦色的面孔多一些?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一个人的外貌与他的内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相貌的美丑就是内心思想的外在显现。一个人起嗔恨心,那他面目肯定可憎,一个人起慈悲心,那他外貌肯定和善。一者不瞋,二者施衣,三者爱敬父母,四者尊重贤圣,五者涂饰佛塔,六者扫洒堂宇,七者扫洒僧地,八者扫洒佛塔,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以是十业得端正报。——《佛说业报差别经》【注释】一是不生瞋恨之心;二是施舍衣物;三是爱戴孝敬父母;四是尊敬推重古来圣贤;五是涂抹修饰佛塔;六是打扫寺院殿堂;七是打扫僧人生活场
智慧法语 414

智慧法语:我被人千刀万剐也毫无怨言

编者按:今天你“忍”了吗?怎样才算“忍辱”?为什么无法“忍”?你见识过佛陀的忍辱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有一分自我,多一分执着。自然就看不破、放不下,这个“我相”很坑人啊!所谓忍辱,包括了人世间一切的痛苦,一切的烦恼,忍到没有忍的观念,没有忍的心理,忍到无所忍,自然而清净,这才是忍辱到达波罗密成就的程度。我们这个身体是属于我们暂时所有,是暂时附属于我,并不是我真正永远的占有,因为此身本来不是我。要把这个道理,不仅理解清楚,还要实际上证到,才信心清净,才有希望证得般若实相,这是真正的功夫。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
智慧法语 332

智慧法语:不必剃度也能出家

编者按:出家是学佛的必经之路吗?在家学佛可以取得与出家师父一样的成就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大家不要很狭义地去定义和理解“出家”,不能仅仅只看表面——没有头发就是出家人,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生活中出现一些问题才会出家。如果你是真心学佛,虽然没有剃度,心是出家的,应该是永远出家,永远不离开,你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的心。心真出家了,发大乘心,立大愿,这一生一定要求得菩提,大彻大悟,就是出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维摩诘所说经》【注释】有长者子问维摩诘大士,如果父母不许子女不得随意出家,这又如何解决?维摩诘大士说,只要你们发起求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就相
智慧法语 344

智慧法语:心中无事 佛祖也是冤家

编者按:你还在为过去或将来的事情担心或烦恼吗?今天你是怎样修行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人生中真正的要务就是生活本身。只是众生不晓,穷年放心外逐,生活在生活中却向外找生活,把人生建立在外物上,而把自己内在的生命挖空。我们应专注于当下的生活,绝不将明天的重担放入心中。先圣教人,只要尽却今时。能尽今时,更有何事。若得心中无事,佛祖犹是冤家,一切世事自然冷淡,方始那边相应。——芙蓉道楷禅师法语【注释】古代圣贤教诲世人,只是要人了断当下杂念;能够了断当下杂念,那还有什么事让人执著、恋恋不舍?如果心中无事、了无挂碍,那么佛祖也是冤家,一切世事自然而然都能淡然处之,这样才能有大成就,得大解脱。
智慧法语 438

智慧法语:贪财的人,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

编者按:出家人的生活很神秘吗?你参加过禅修营或其他体验寺院生活的活动吗?出家人的生活与你想象的一样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身处这个信息交换异常发达的时代,出家人的生活早已不那么神秘了。为什么出家?出家是为学佛,是为证悟佛道,但在学佛证道之前,先要学会修身。佛陀在圆寂前教导弟子要“以戒为师”,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要以“戒”修身,明代莲池大师对如何修身提出十条要求,堪称修身十大准则。其实,何止是出家人,常人也应深切体悟、如实践履,真能做到这些要求,就能成为一位君子,也为学佛打下根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保华好积财帛,悭吝不施,置产收息,放债取利:皆名贪财。广造房屋,丰富饮
智慧法语 392

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走进长寿,为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本应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着爱玩的天性,但家庭的困境促使他们面对着和年龄不符的责任与挣扎。可他们也有着对事物与知识的欲求与渴望,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2023年2月10日上午,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一行来到长寿区石堰镇中学举行“2023年华岩助学金发放仪式”,为长寿区石堰镇中心小学、石堰镇初级中学、重庆复旦中学(竹园校区)的4名困境家庭学生发放“华岩助学金”。重庆市长寿区民宗委张高举科长、胡波科长,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项目部部长刘春林,长寿区石堰镇中学校长余雷、长寿区石堰镇统战委员牟勇、长寿佛教协会会长德琛法师及受助学生和家长参加发放仪式。此外,基金会志愿者在本次走访中了解了困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佛学资讯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