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智慧法语
  3. » 第10页
共 109 篇

智慧法语:心怀仁慈

编者按:你有着慈悲的心肠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心怀仁慈,别人会喜欢接近你,你仁慈的行为,也会让人永记于心。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彼乱已整,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娆恼,是应梵行。 ——《法句经·慈仁品》【注释】烦乱之心已经整饬,然后再以仁慈之德加以固守,看见令人发怒之事能够忍住不怒,这样便是实践梵行。至诚之人心灵安定行动和缓,出口言谈了无粗言,不对他人所处之位瞠目以待,这样便可称之为梵行。仁者垂手治平天下,不去危害众生生命,没有什么可烦恼的,这是遵循梵行的功用。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244

智慧法语:和健忘说拜拜

编者按:你经常骑驴找驴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健忘也是一种失德,健忘的人容易失信于朋友,一部大机器,忘记了一颗螺丝钉,其后果不堪设想。一个重要的亲友,忘了一句赞美、请安、问候,后果也很难预料,所以古人说“三思而后行”。我们每天的生活不可健忘,应该履行的承诺,如约、如期、如实完成,这是做人的根本。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妙传人喜忘有五因缘:一者,身忘;二者,多念忘;三者,着爱;四者,见着;五者,本宿命者,谓故世恼人、断语惊怖人。劳忘,谓意念劳。——《佛说骂意经》【注释】人健忘有五种原因:第一,身体原因。第二,杂念太多。第三,情执太重。第四,固执己见。第五,本身的宿命。来源:凤凰
智慧法语 2,245

智慧法语:培福就能解脱吗?

编者按:你认为善恶可以相抵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修福不修道,只得少福而不得大道,“道”中本有无量之福,为何扔了西瓜捡芝麻?从修行的角度而言,只凭借有为法修福对于灭罪、解脱和成佛没有本质的帮助,故说善业和恶业不能相抵。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保华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注释】凡夫光培福不修道,只说培福就是解脱之路。一边布施供养广修福田,一边心里贪嗔痴还在造恶。想要通过修福消灭罪障,得到了福德但罪障仍在。想要灭除心中的恶缘,便需发自内心的忏悔。来源
智慧法语 2,505

智慧法语:这样做 就能和大道相应

编者按:你总是挑剔他人的错处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是非”是做人的最好修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人活着,每一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不可能处处完美。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缺点,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别人的长处,眼里容得下别人,才能让别人容得下你,敬人者,人亦敬之,善待他人,尊重他人,才能和善祥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徐上杰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注释】人若要修道,一切法门都可以。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就能与道相应和。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44

智慧法语:心生贪欲 就会患得患失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保华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无爱即无忧。不忧即无畏。——《四十二章经》【注释】因为心生贪爱,所以患得患失,所以心生怖畏。若能无欲无求,则可无忧无畏。无欲之人,心怀坦荡,品质高洁。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513

智慧法语:世间万物犹如一场梦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欲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楞严经》【注释】圆满清净到极点,自性的光明,就自然通达。在自性光明中寂然不动,包含朗照十方世界所有的虚空。由比再来观照,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事事物物,都犹如在一场大梦之中了。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74

智慧法语:财富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积财从小起。如蜂采众花。——《中阿含经》【注释】大财富是由一个个小钱积累起来的。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朵花的蜜,微乎其微;蜂儿采集了很多很多朵花的蜜,蜂房里才充满了香甜的蜜汁。不要嫌一元两元、三角五角少,聚集起来,就是可观的财富。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79

智慧法语:世上一切事物都虚妄不实

曹溪南华禅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妙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注释】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着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63

智慧法语:好医生应该具备四个条件

泉州承天寺阿弥陀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重影)如世良医。知病识药。有其四种。若具足者。得名医王。何等为四。一者识知某病应用某药。二者知病所起随起用药。三者已生诸病治令病出。四者断除病源令后不生。——《佛说医喻经》【注释】好医生应该具备四个条件:一、先识病;二、次知病因;三、应病与药;四、令病痊愈,永不复发。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799

智慧法语:人人都有佛的智慧 可惜自己不知道

河北柏林禅寺阿弥陀佛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如来智如是。众生悉具有。颠倒妄想覆。众生不知见。——《六十华严经》【注释】人人都具备跟佛相同的智慧,可惜一般人的心智被痴迷的颠倒妄想所蒙蔽,所以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能力。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