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语:用行动说话 编者按:你是梦想家还是实干派?你是言胜于行还是行胜于言?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行胜于言”不代表着什么都不说,而是言必求实,用行动说话。说一丈,不如行一寸。我们的实际行动应胜过言辞,比言辞更能说明问题。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六祖坛经》【注释】迷惑的人只是嘴里说说而已,不去行动,而有智慧的人牢记在心里,身体力行。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586 2年前
智慧法语:舍身烦恼 方得智慧 编者按:你有烦恼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烦恼是个奇怪的东西,你越是抗拒它,它就滋长地越快,长此以往,你就被烦恼绑架了。其实,烦恼即菩提,当你接受和洞察烦恼空性本质的时候,烦恼就是觉醒的助缘,而不是障碍了。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 《维摩诘经》【注释】由此应该了解,一切烦恼都是成佛的种子。就像不下到大海最深处,就不会获得无价的宝珠一样。如果不能深入到烦恼的大海中去,也不可能证得一切智慧。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464 2年前
智慧法语:这样才是最美的女人 编者按:你觉得什么样的女人最美?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端正不在外表,庄严唯从自心。相由心生,品性端正的人最美。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女人之法,不当以倚端正而生骄慢,形貌端正,非为端正,唯心行端正,人所爱敬,是为端正。——《玉耶女经》【注释】身为女人,不应倚仗端正而有傲慢之心,身材与容貌端正,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端正。只有心性端正、行为正派,令人们敬爱,才是真的端正。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39 2年前
智慧法语:做到这三点 才叫好朋友 编者按: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朋友?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别人而独自生活,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同样,你也是他人的朋友,如果能谨遵佛陀的教诲,做到以下三条,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快来看看你做到几条。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过失,辄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舍弃。——《过去现在因果经》【注释】朋友相处要做到三点:第一,看见对方有过失,要善巧劝说。第二,看见对方有好事,要真诚随喜。第三,看见对方处于苦难,要不弃不舍。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80 2年前
智慧法语:平息争执就靠一个字 编者按:你会经常与人争执吗?遇见别人在争执的时候,你怎么办?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不要轻易和人发生争执,当有人和你发生无关紧要的争执时,你就让他赢,因为你并没有损失什么。当你觉得一定要靠争执得到什么时,也不要去争执。因为,真正属于你的东西那就永远都是你的,不属于你的东西,争执来了也会失去。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若以诤止诤,诤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中阿含经》【注释】遇到无端的争执、吵闹,如果与之进行争辩、争论,并不能使对方的火气平息下来;只有忍耐、克制,才是终止争吵的有效方法。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19 2年前
智慧法语:知足乃无上财宝 编者按:你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知足者,常因无法满足欲望,整日疲劳辛苦,虽做着生活的牛马,却无法脱离贪欲之苦。老子说:“祸莫过于不知足”,人因不能满足现状,终而犯下窃盗贪污、侵占伤害的过失。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世间再多的钱财,不过是满足三餐的温饱;纵使有再高的声誉和权力,终究要面对四大的散去。所以颜回“箪食瓢饮”不改其乐,陶渊明“采菊东篱”悠然自得,他们正是在告诉我们:知足才是最大的财产。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智慧法语 2,674 2年前
智慧法语:远离是非 你只需要这样做 编者按:真正修道的人是什么样子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如若有了这种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尊自律地过无念的生活,自然就能使内心清净,无玷无染,如月映千江,日处虚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注释】如果一个人真正发心修行佛道,那么他是看不见世间之人任何过失的。如果修道之人看到别人争论是非,自己也争论是非,这便堕入了邪道。别人争论是非,我不随之争论是非。如果我也争论是非,自己便有过失。只要自己能够去掉争论是非之心,也就打消破 智慧法语 2,596 2年前
智慧法语:越是愁苦 烦恼越多 编者按:你是人们身边的开心果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幸福快乐源于自己的内心。愁眉苦脸是一天,微笑也是一天,与其整天愁眉苦脸,不如微笑面对生活;既然烦恼不能让自己快乐,那就多一些微笑吧,让微笑来洗涤心中的烦恼。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滋长。若常烦恼,烦恼滋多。——《涅槃经》【注释】一个人经常在愁苦中,他的愁苦就会增长。就如同一个爱睡觉的人经常困乏一样。人经常烦恼,烦恼也会增长。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245 2年前
智慧法语:要如何侍奉父母? 编者按:你和父母关系好吗?你们是无话不谈的铁哥们还是势不两立的仇人?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百善孝为先”,孝順父母其实也是修行。父母以慈爱养育我们,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岂能有其它善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 妙传诸有乐福人,应尊重父母,礼拜修供养,敬爱亲近居。 ——《本事经》【注释】 希望得到福报的人,应该尊重自己的父母,对父母礼拜供养,并能够依近而居,以方便照顾承事。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253 2年前
智慧法语:惭愧知耻是最美的服饰 编者按:你经常心生惭愧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也不是羽衣裳,更不是綾罗绸缎、貂皮大衣,而是“惭耻之服”。惭愧知耻是最美的服装、是最好的化妆品。一个人心中如果懂得“惭愧知耻”,自然能够散发高贵庄严的气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保华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注释】 有两种善法,能救度众生,一个是惭,一个是愧。惭是自己不造作恶业,愧是不教他人造作恶业。惭是在自己内心深处生起羞耻之心,愧是在人前忏悔所造罪业。惭是羞于人,愧是羞 智慧法语 2,397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