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语:打妄语者要堕地狱 编者按:你是否觉得在社会上行走,如果不说假话根本活不下去?生活中在你身边是否有人说话真实可靠,大家都相信他?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有些人贪图利益和名位而说妄语,也许他可以一时成功,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但恶因已经种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妄语言说者,是地狱因缘。因缘前已作,唱唤何所益?——《正法念处经》【注释】说妄语是堕入地狱之因,既然已经造了堕地狱的业,感受果报时哭叫又有什么用呢?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45 2年前
智慧法语:慈悲待人可得大福报 编者按:你认为真正的利益应该如何获得?是通过非法、暴力的手段还是正当的途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我们应以慈悲为怀,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对人要包容,对自己所拥有的要感恩、知足。须知人生的真正利益通过暴恶的手段是达不到的,唯有以“慈”对待他人才能得到。仁无乱志,慈最可行。愍伤众生,此福无量。——《法句经》【注释】仁慈之人没有繁乱心志,慈悲情怀最为可行:哀愍同情芸芸众生,这种德福无法计量。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34 2年前
智慧法语:造恶业必受恶果 编者按:你如何面对诱惑?你知道造恶业必会得恶果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面对贪欲的烦恼,很多人没有对治的能力,不要说一般人,甚至世间的勇士和智者也被贪欲所践踏,没有直面的勇气,由此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家庭工作带来了很多违缘。因此,希望各位洁身自好,为了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一定要努力对治烦恼、断除不清净的行为。总之,大家要了知贪欲的过患,并且断除不如法的行为,这才会拥有今生来世的安乐。若人作恶业,皆得恶果报。若欲自乐者,如是莫近恶。——《正法念处经》【注释】如果人造恶业,必定会感受恶果,如果想给自己带来安乐,就千万不要趋近恶业。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59 2年前
一日禅:悯物之心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德力根长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88 2年前
一日禅:不吝赞美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不要吝啬对他人的赞美,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要知道,在赞美他人的时候,你的心情也同样是愉快的。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660 2年前
一日禅:苦与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传萱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皆化为心灵的极乐,于他自身,并无半点苦楚可言。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07 2年前
智慧法语:忍辱是慈悲的源泉 编者按:如何培养慈悲心?怎样才是最大的安乐?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修忍辱是修持慈悲的基础,而慈悲又能得到安乐,所以忍辱修得好必能得到大安乐。若能修忍,当知即是修慈因缘。如是慈心,即是一切安乐因缘。——《优婆塞戒经》【注释】行持忍辱,即是修持慈心的因缘,而对于众生的慈心,则是一切安乐的因缘。慈为与乐,与他人乐,必得自身安乐,忍辱者长得安乐。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114 2年前
智慧法语:这就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编者按:布施真的有因果吗?布施真的有果报吗?布施之后能为我带来什么?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真正的智者在布施时是不考虑这些问题的,布施是六度之首,布施要“无我利他”,不考虑我将失去什么、能得到什么,而是用自己的慈悲去利益他人。智人行施,为怜悯故,为欲令他得安乐故,为令他人生施心故。——《优婆塞戒经》【注释】智者行布施,是因为怜悯他人,为令他人得安乐,为令他们也生起布施之心。布施者,应将布施之心,施于他人,令得安乐。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435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