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佛教
  3. » 第32页
共 324 篇

赵朴初:我深为中国佛教庆,深为中国佛教徒庆

赵朴初(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赵朴初1、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现在很难考定。最初传入时,不过在少数人中奉行,未必为上层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西元前二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甘肃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到了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我们可推断,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的结果,当时由印度传布到中亚细亚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过行旅往来而向东方渐进。也有传说:在与印度阿育王(约西元前272—226在位)同时的秦始皇(西元前246-210在位)
佛学常识 482

一日禅:觉醒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做人贵在自知,处世贵在自制。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多是来源于我们还没有“觉醒”。当我们能够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内心丰足、通透,外界的许多所谓“烦恼”自然就消失了。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058

佛教寺院楹联填空,看看你能答对几道

图片来源:十愿百科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楹联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一种独特的载体。佛教楹联既有中华楹联文化的韵律之美,更有广大无边的佛家智慧,可以说每一帧佛教楹联,都蕴含了照察五蕴万有的真实智能。相信大家常被一些句句禅理、字字机锋的佛家楹联所吸引,那么,现在问题来咯,在看过那么多楹联后,你是否也能随口说出几对来呢?快来看看你能答出几道题!1、大千世界,( )法门。——安徽九华山月身宝殿2、皆以无为法 ,当生( )心。——河南登封少林寺(面壁石亭)3、不陟高寒处,( )天地宽。——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梁应龙)4、当知心是( ),常以戒为师。——浙江临海台州佛教文化馆(茗山)5、定光澄月相,( )涌潮音
佛学常识 1,078

盘点中国“最”寺庙:快来看看你去过几个

广义上讲,寺庙不仅仅是佛教僧人活动的场所,还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是承载我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符号”。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寺庙之“最”,快来看看你认识几个?1、历史最早——河南洛阳白马寺洛阳白马寺山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于保华)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白马寺齐云塔院——中国第一古塔(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于保华)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拥有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十个第一,即“祖庭十古”。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佛学常识 2,884

僧人住的地方为何叫“寺院”?佛教“道场”这些称谓必须get

中国的风景名胜之中,名刹古寺不在少数。不管你是否信佛,对中国古寺有些常识性的了解,游玩时便可多出许多意趣,今日我们就来了解”寺“的称谓演变。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初时便是招待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汉明帝敕旨兴建白马寺,明令该寺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安居处所,后代僧尼的住所因此通称为“寺”。所谓“院”者,原亦指官舍,后因唐高宗敕建大慈恩寺作译经院,于是成为佛教建筑物称“院”的滥觞。“院”一般均较侧重文教事业,如讲经院、译经院等。大慈恩寺是
佛学常识 3,059

“一丝不挂”竟源于佛教!这些成语人人都会说,真正含义你知道吗

赵朴初先生说:不了解佛教文化,就不了解中国文化,可以说没有佛教文化加入中国,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但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与佛教不可分离,简直如空气一般。我国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与佛教相关的条目也是数不胜数。下面带您盘点一些跟佛教有关的成语!一厢情愿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的事实,只顾自己愿意和公主结婚,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
佛学常识 2,700

2023年新年献词:别让自己配不上所受的苦难

有人说,即将逝去的2022年犹如一场噩梦,从年初到年尾,带着白色光晕的梦魇接踵而来,核酸、封控、黄码、阳了、高烧、白肺、虚弱,这些刻在我们生命中的关键词,让这一年的时光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太多的苦难和泪水,太多的离别和痛楚,长夜漫漫,何时梦醒?此刻,我们终于来到年的尽头,站在梦的城前,从容转身,缓缓走进2023年即将升起的第一缕霞光中。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站在2023年的门前,回望2022,你会有这种担心吗?说到苦,佛家对苦的理解和分析,几乎穷尽了人生已有的痛苦种类。在佛教总结的人生八苦中,身体、行为或疾病是主要载体。释迦牟尼作太子时
佛学资讯 2,544

佛殿里这些“最佳组合”你认识几个?单拎出来个个是“顶流”

在参访寺院时,常会看到殿堂内供奉着“1+1+1”的造像组合,有的寺院甚至有五尊、七尊的造像,而各种组合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殿堂内供奉的三尊圣像有多种组合方式,如三佛、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三菩萨等。三尊中以中尊为主,其左右两侧各为胁侍,胁侍多为菩萨、声闻、天、童子等,彰显中尊之德,下面我们依次来看。横三世佛湖南长沙洗心禅寺大雄宝殿三世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横三世佛是按空间划分的,中尊为释迦牟尼佛,其左手侧为药师佛(代表东方世界),其右手侧为阿弥陀佛(代表西方世界)。区分横三世佛与其他两类主要看法器,通常中尊释迦牟尼佛造像持有法轮,以纪念佛陀鹿野苑初转法轮、以佛法僧三宝弘扬佛法的典故。亦常
佛学常识 2,787

这10个佛教基础问题你都了解吗?快戳进来答题

你对佛教知识了解多吗?如果有人问你这10个佛学常识问题,你回答得出来吗?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妙传1、什么是佛?佛是梵文音译过来的。汉文里的“弗”字,音与梵文发音相同,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印度悉达多太子通过修道后觉悟成佛的,就在“弗”字旁边加了个“单立人”。所以“佛”这个字,是专门为佛陀新造的字,也显示出古大德的智慧。这也是为了告诉我们,佛和我们一样,都是人,是通过努力修行而觉悟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我们遵照佛的教导方法去努力实践,也可以成佛。2、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的内涵包括无边无尽的事理,目的在于破除迷信,启发人们的智慧。3、释迦牟尼
佛学常识 2,740

这一天终于来了!各地佛教寺院陆续恢复对外开放

明天,即将迎来崭新的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各地佛教寺庵也开始陆续恢复对外开放。凤凰网佛教为大家整理了北上广部分寺院的开放信息,方便大家“一键预览”,祝大家新年新气象,六时恒吉祥!北京雍和宫上海玉佛禅寺上海龙华古寺广州光孝寺广州市大佛寺广州市海幢寺广州市六榕寺来源:凤凰网
佛学资讯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