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智慧法语
  3. » 第8页
共 109 篇

智慧法语:只有破除它 才能跳出轮回

编者按:佛教说的“无明”是什么意思?为何“无明”排在十二缘起之首?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无明是“愚痴”的别名,其特点为不知不觉。我们每天做很多事说很多话,但因为缺乏观照,往往会被贪嗔痴的习气力量所牵引,被不良情绪所控制。贪嗔痴三毒,便是无明缘,这是众生生命现象轮回发展的最初环节。由于有“无明”才产生众生的行、识、身体、感受、爱、取、生、老死等轮回现象,正因如此,十二因缘才环环相扣。所以,只有斩断无明,才能真正摆脱生死轮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佛说四十二章经》【注释】见道的人能破除无明,这就像有人手持火把进入暗
智慧法语 2,262

智慧法语:怎样做才能真正消除业障?

编者按:培福、布施可淡化罪业,但不能真正消业,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业障?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一般人无不生活在喜怒哀乐之中,无时不在苦乐、祸福、得失、善恶等两边中讨生活,因为我们习以为常,将念头分两边善念和恶念,从未与中道实相碰过头、见过面。而反省、忏悔就是针对念头,这样做便会对所有我执的念头保持客观与洞察,在客观和洞察当中就有了剥离,剥离掉所有的我执,要能做到无所分别,不思善不思恶。消业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安住中道实相,若能安住实相,自然妄念不生,一切功德智慧自然现前。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张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观普
智慧法语 2,370

智慧法语:一切佛法的前提是什么?

编者按:为何“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信”是入佛法藏的第一个财富,想要进入无碍的法界,必须彻底地发起信心。但是佛法的“信”,是一种践行,而不是头脑的相信或认同。没有亲身的践行,一切都脆弱得如同风中残苗。并且,没有对无常的深刻观察,对实相的热切渴望,真实的践行也不可能发生。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耀宏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华严经》【注释】信心是菩提心,亦是大悲心,是佛道之源、功德之母,能够滋生长养一切善法。断除疑惑,逆生死流,才能开垦契入涅槃的不二法门。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365

智慧法语:修行这件事 只能靠自己

编者按:遇到困难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帮助还是自己解决?学佛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遇到任何事情,别人的帮助只是外缘,一件事情的解决,外缘只是辅助,内在的本觉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具备觉悟的本性,但是很多人的本性一直被各种妄念和贪嗔痴所蒙蔽,所以,要通过修行的力量,将这样的本性给开显出来,这才是学佛的意义所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白洁以己为洲。以己为依处。不以他人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他为依处。——《南本大般涅槃经》【注释】修行人当以自己为依靠,为依止,而不是以他人为依靠,为依止。修行人当以佛法为依靠,为依止,而不以其他事物为依靠,为依止
智慧法语 2,386

智慧法语:未来是妄想 过去是杂念

编者按:佛教是如何劝教世人活在当下的?“当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只有活在当下,才不会被时间绊住双脚,对于当下,时间便不再是时间,没有时间便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如此便可抛开时间这个固有的观念,这个千百年的局限,超脱于时间这一维以上,才能真正体味生命的自由,了脱生死之前应先了脱时间。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白洁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中阿含经》【注释】要谨慎不要念过去,也不要把期盼全放在未来,凡过去的已被舍,未来的未到达。即便是当下的所有法,也应当作正思惟,莫念过去,也不
智慧法语 2,270

智慧法语:掐珠念佛的利弊是什么?

编者按:念佛时是否要记数?念佛是否一定要用佛珠,佛珠的用意是什么?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掐珠念佛其实有利有弊,念佛珠的作用也有两种,第一种是念佛计数,对于初学的人来说计数非常好,因为能够摄心;第二种是对于修行世间很长的人来说,自心已经很清净了,念珠挂在手上或者挂在脖子上,是提醒自己看到珠子就想到佛号,就想到阿弥陀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又有提倡掐珠记数者,此亦有利、有弊:利,则一句一掐,不轻放过,则心易归一;弊,则静坐时掐,必致心难安定,久则成病。——《印光法师文钞》【注释】又有一些人提倡念佛时掐念珠来记数,这种方式同样既有便利又有弊端:便利就是,念完一句佛号就掐一次,
智慧法语 2,262

智慧法语:今天,你又要虚度光阴吗?

编者按:你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吗?你可以无悔地说你善待了时间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这也是佛门晚课结束后要念诵的《普贤菩萨警众偈》,每次念诵这句警策语,就使人觉知起无常的急迫感,犹如正在酣睡中猛然被一声警钟惊醒。人们总是认为:我明天还有时间!但世事无常,计划总是在变。所以,每晚入睡前,是否也应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又空过了一天?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菩提子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法句经·无常品》【注释】今天又过去了,生命也随着减少一天,人命就在呼吸之间,就好像缺少水而马上要死的鱼,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我们应当精进用
智慧法语 2,714

智慧法语: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编者按:你特别离不开什么东西吗?你有依赖他人的习惯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现代人尤其善于借用外力来做事,电子设备、专业人士、人脉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资源。可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以依赖的外物,才让我们失去了独立。“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在关键时刻,能依靠的,往往就只有自己。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菩提子自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调御,获得难依所。——《法句经·自己品》【注释】自己应是自己的依靠,别人怎么能靠得住呢?我们要善于调教驾驭自己的心性,认知自我、改变自我、充实自我,使自己成为难得的皈依处。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570

智慧法语:孝顺父母竟然有这么大好处!

编者按:今天,你行孝道了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古代选官也有举孝廉的说法,对父母的孝也是古代考察官员的重要依据。“孝”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一切品性的根本,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孝敬父母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健康顺畅的人生,离不开孝的滋养,而且,行孝培养的是自己的善根和福德。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陀然。若族姓子如法、如业、如功德得钱财。尊重奉敬孝养父母。行福德业。不作恶业者。彼便为父母之所爱念。而作是言。令汝强健。寿考无穷。所以者何。我由汝故。安隐快乐。陀然。若有人极为父母所爱念者。其德日进。终无衰退。——《中阿含经》【
智慧法语 2,623

智慧法语:亲近善者 远离恶业

编者按:你享受和朋友相处的时光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和你经常在一起的人其实就是你的镜子,代表着你自己。所以,选择朋友就应非常慎重。择良友而居,不仅生活愉悦,还能随时获得正向的激励。孔子也曾告诉弟子,有三种有益的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他们正是你应学习和亲近的善知识。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应共善人住。亲近于善者。从彼人受法。得利不生恶。 ——《别译杂阿含经》【注释】修行人应该邻近善知识居住,经常亲近善知识,跟随善知识修学善法,得世间及出世间利益,并能远离恶业。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