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首页 »
  2. 标签:法语
  3. » 第10页
共 135 篇

智慧法语:佛弟子要有的第一个觉悟

编者按:你知道诸行无常吗?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佛陀曾有这样的教导:作为佛门弟子,应当不分昼夜,精勤奋进,要以至诚之心诵念使人摆脱愚痴、走上觉悟之路的八种大智慧,而其中第一个智慧就是要觉知世事无常。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菩提子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注释】 第一种智慧:觉悟到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长存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国土也是危在旦夕,地水火风所构成的物质,从真理的角度看,也不过是苦的根源,全为虚妄;色、受、想、行、识这五种遮盖人们智慧的阴霾,是
智慧法语 2,571

智慧法语:怎样看待人世间的种种变化?

编者按:你经常做梦吗?梦是虚幻的,但如果说你周围的一切都和梦一样是虚妄的,你能接受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人世变幻无常,就像天上的白云,是感情作用使我们投入到喜怒哀乐中去,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意识的化现。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注释】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世间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784

智慧法语:只有破除它 才能跳出轮回

编者按:佛教说的“无明”是什么意思?为何“无明”排在十二缘起之首?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无明是“愚痴”的别名,其特点为不知不觉。我们每天做很多事说很多话,但因为缺乏观照,往往会被贪嗔痴的习气力量所牵引,被不良情绪所控制。贪嗔痴三毒,便是无明缘,这是众生生命现象轮回发展的最初环节。由于有“无明”才产生众生的行、识、身体、感受、爱、取、生、老死等轮回现象,正因如此,十二因缘才环环相扣。所以,只有斩断无明,才能真正摆脱生死轮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佛说四十二章经》【注释】见道的人能破除无明,这就像有人手持火把进入暗
智慧法语 2,323

智慧法语:怎样做才能真正消除业障?

编者按:培福、布施可淡化罪业,但不能真正消业,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业障?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一般人无不生活在喜怒哀乐之中,无时不在苦乐、祸福、得失、善恶等两边中讨生活,因为我们习以为常,将念头分两边善念和恶念,从未与中道实相碰过头、见过面。而反省、忏悔就是针对念头,这样做便会对所有我执的念头保持客观与洞察,在客观和洞察当中就有了剥离,剥离掉所有的我执,要能做到无所分别,不思善不思恶。消业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安住中道实相,若能安住实相,自然妄念不生,一切功德智慧自然现前。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张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观普
智慧法语 2,542

智慧法语:一切佛法的前提是什么?

编者按:为何“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信”是入佛法藏的第一个财富,想要进入无碍的法界,必须彻底地发起信心。但是佛法的“信”,是一种践行,而不是头脑的相信或认同。没有亲身的践行,一切都脆弱得如同风中残苗。并且,没有对无常的深刻观察,对实相的热切渴望,真实的践行也不可能发生。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耀宏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华严经》【注释】信心是菩提心,亦是大悲心,是佛道之源、功德之母,能够滋生长养一切善法。断除疑惑,逆生死流,才能开垦契入涅槃的不二法门。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419

智慧法语:修行这件事 只能靠自己

编者按:遇到困难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寻求帮助还是自己解决?学佛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遇到任何事情,别人的帮助只是外缘,一件事情的解决,外缘只是辅助,内在的本觉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具备觉悟的本性,但是很多人的本性一直被各种妄念和贪嗔痴所蒙蔽,所以,要通过修行的力量,将这样的本性给开显出来,这才是学佛的意义所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白洁以己为洲。以己为依处。不以他人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他为依处。——《南本大般涅槃经》【注释】修行人当以自己为依靠,为依止,而不是以他人为依靠,为依止。修行人当以佛法为依靠,为依止,而不以其他事物为依靠,为依止
智慧法语 2,571

智慧法语:未来是妄想 过去是杂念

编者按:佛教是如何劝教世人活在当下的?“当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只有活在当下,才不会被时间绊住双脚,对于当下,时间便不再是时间,没有时间便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如此便可抛开时间这个固有的观念,这个千百年的局限,超脱于时间这一维以上,才能真正体味生命的自由,了脱生死之前应先了脱时间。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白洁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中阿含经》【注释】要谨慎不要念过去,也不要把期盼全放在未来,凡过去的已被舍,未来的未到达。即便是当下的所有法,也应当作正思惟,莫念过去,也不
智慧法语 2,330

智慧法语:掐珠念佛的利弊是什么?

编者按:念佛时是否要记数?念佛是否一定要用佛珠,佛珠的用意是什么?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掐珠念佛其实有利有弊,念佛珠的作用也有两种,第一种是念佛计数,对于初学的人来说计数非常好,因为能够摄心;第二种是对于修行世间很长的人来说,自心已经很清净了,念珠挂在手上或者挂在脖子上,是提醒自己看到珠子就想到佛号,就想到阿弥陀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又有提倡掐珠记数者,此亦有利、有弊:利,则一句一掐,不轻放过,则心易归一;弊,则静坐时掐,必致心难安定,久则成病。——《印光法师文钞》【注释】又有一些人提倡念佛时掐念珠来记数,这种方式同样既有便利又有弊端:便利就是,念完一句佛号就掐一次,
智慧法语 2,320

智慧法语:今天,你又要虚度光阴吗?

编者按:你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吗?你可以无悔地说你善待了时间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这也是佛门晚课结束后要念诵的《普贤菩萨警众偈》,每次念诵这句警策语,就使人觉知起无常的急迫感,犹如正在酣睡中猛然被一声警钟惊醒。人们总是认为:我明天还有时间!但世事无常,计划总是在变。所以,每晚入睡前,是否也应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又空过了一天?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菩提子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法句经·无常品》【注释】今天又过去了,生命也随着减少一天,人命就在呼吸之间,就好像缺少水而马上要死的鱼,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我们应当精进用
智慧法语 2,911

智慧法语: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编者按:你特别离不开什么东西吗?你有依赖他人的习惯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现代人尤其善于借用外力来做事,电子设备、专业人士、人脉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资源。可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以依赖的外物,才让我们失去了独立。“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在关键时刻,能依靠的,往往就只有自己。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菩提子自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调御,获得难依所。——《法句经·自己品》【注释】自己应是自己的依靠,别人怎么能靠得住呢?我们要善于调教驾驭自己的心性,认知自我、改变自我、充实自我,使自己成为难得的皈依处。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