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把控时间
- 623
声明:博客中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的文章均为博客原创文章,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者对零分博客发布的文章有异议,请来信告知删除、修改,如您有好的建议或者意见也可以来信,谢谢!
声明:博客中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的文章均为博客原创文章,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者对零分博客发布的文章有异议,请来信告知删除、修改,如您有好的建议或者意见也可以来信,谢谢!
星云大师圆寂以后,许多学者都发表了各种回忆录,笔者惭愧,没有其他人那么丰富的经历,不敢动笔,只好把对大师的敬仰与怀念藏在心底。剑锽教授邀约参会,唯有从命,草创对大师认识的拙文。本文取名与星云大师的“相缘”,是因为几十年里与星云大师结缘的时候都与录相与照相有关。我把这些过程向读者汇报,表达我对大师的敬意。星云大师与黄夏年教授合影(作者供图)2023年2月6日早上,友人发来星云大师圆寂的消息,震惊之外,感到突然。几年前我在高雄佛光山拜谒大师时,大师除了坐轮椅外,神情还是那么奕奕,思维还是这么敏捷。这几年,有时与朋友间聊到大师,觉得就大师现在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且又得到很好照顾,还有现代科技保障,老人
佛学资讯 644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传萱人生一世,最难的事不是认识世界。我们的眼睛看向世界,世界就在眼前。最难的是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在明澈的自我世界中,找到安顿身心的法门。只有时时用自己心之触角去体会、感受,才能找到起心动念间不断变幻的自己。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466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世界很单纯,人生也一样。不是世界复杂,而是你把世界变复杂了。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512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世界”一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佛教。而 佛教经典中,又常提到一个词语——“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与“世界”概念相同吗? “大千世界”又有多大呢?想要弄清楚这些,首先就要了解一个问题——什么是“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为迁流,属于时间的范畴。时间如流水般,处于不断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再到未来,故称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属于空间的范畴。佛教对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经典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
佛学常识 2,776
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又将其中之诸佛及众生,则称为十方诸佛、十方众生。十方佛名号分别为:善德佛、栴檀德佛、无量明佛、相德佛、无忧德佛、宝施佛、华德佛、三乘行佛、广众德佛、明德佛。十方佛,相对十个方位,他们也有十个佛国(净土)。下面就一一介绍一下,哪尊佛代表哪个方位,其佛国的名称是啥。江西庐山东林寺释迦牟尼佛(中)圣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合见)1、东方善德佛东方善德佛:善德佛,位于东方,其佛国名“无忧”。据《宝月童子所问经》云:佛告宝月:东方去此,过
佛学常识 3,420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合肥开福禅寺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又将其中之诸佛及众生,则称为十方诸佛、十方众生。十方佛名号分别为:善德佛、栴檀德佛、无量明佛、相德佛、无忧德佛、宝施佛、华德佛、三乘行佛、广众德佛、明德佛。十方佛,相对十个方位,他们也有十个佛国(净土)。下面就一一介绍一下,哪尊佛代表哪个方位,其佛国的名称是啥。1、东方善德佛东方善德佛:善德佛,位于东方,其佛国名“无忧”。据《宝月童子所问经》云:佛告宝月:东方去此,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恒河沙等佛土
佛学常识 3,385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节奏,你没必要和别人比。山高水长,怕什么来不及,慌什么到不了。天顺其然,地顺其性,人随其变,一切都是刚刚好。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732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活得太刻意,念头太多,烦恼就会无穷无尽。与其时时刻刻活在烦恼之中,不如在当下的这一片刻清心,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计较,只是单纯地活着,单纯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850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人生什么最有价值?就是爱。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880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月亮不一定要圆满,残缺也是一种美;人生不一定要拥有,享有也是一份福。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571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十愿工作,是滋养一个人的养分,故人不可不工作。工作与休息要互相调理,在工作中不感觉到辛苦。在休息时,培养随时都可以再工作的活力,就能做到“人忙心不忙”的安然态度。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470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闫秀勇吃饭时,胸中不存忧愁;睡觉时,心头没有思虑。做任何一件事情,全心投入去做,不为多余的细枝末节,得失对错而烦恼,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态度。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1,891
零分杂记是一个个人博客,分享建站知识,手机网络资源,个人随笔,知识分享,软件硬件使用心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