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智慧与傲慢
- 2,189
声明:博客中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的文章均为博客原创文章,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者对零分博客发布的文章有异议,请来信告知删除、修改,如您有好的建议或者意见也可以来信,谢谢!
声明:博客中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的文章均为博客原创文章,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者对零分博客发布的文章有异议,请来信告知删除、修改,如您有好的建议或者意见也可以来信,谢谢!
海山长老(1928-2013),寂静法师之师。“恩师一生历经风雨,屡遭磨难,但终不舍佛法,戒行高洁,如劲松傲霜雪而弥坚,若清莲出淤泥而更洁,深受万众景仰。如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程度令人惊叹!这些都是我亲自见证,加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对我的影响之巨大,足以构造我未来全新的观念和世界!”这是寂静法师于海山长老圆寂之时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师徒至深的情谊,今逢长老圆寂十周年,寂静法师再次提笔忆念恩师,让我们随着寂静法师的笔,走进这段光阴、这段故事。文/寂静法师恩师的行持亲临极乐世界恩师1928年农历二月初八出生于四川西充县碾垭乡,15岁出家。圆寂于2013年农历三月十五。1949年,恩师放
佛学资讯 3,274
编者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4月19日,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在湖北黄梅举办。来自内地、港澳台地区及韩国、日本、匈牙利的15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诸山长老,共聚黄梅话禅论道。天台祖庭当阳玉泉寺方丈道伟法师在“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分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的主题演讲。凤凰网佛教文化摘录道伟法师演讲内容如下:天台祖庭当阳玉泉寺方丈道伟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分论坛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净慧长老作为当代禅教兼备的一代巨匠,为中国佛教现代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长老一生历经坎坷,但对
佛学资讯 1,681
在寺院里,我们常能听到一个词——“广种福田”。福田是什么,为什么要“广种”?要怎样才能“种”出这些“福田”呢?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十愿你有没有发现,福报好比土壤,福报好的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壤,无论种什么都能顺利地丰收。而欠缺福报的人,即使有才华,即使很努力,却不一定有与之相匹配的收获。在佛教中,把培植福报称为“种福田”,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福报并不是上天的格外恩赐,而是各人往昔的业力、种下的福田使然。修学需要智慧,但也不能缺少福报。惜福,更要修福惜福说到福报,好比一个账户,开源也要节流。首先,福从惜中来。佛门高僧弘一大师、印光大师那样的惜福节俭,普通居士可能做不到,至少可以做到合理
佛学常识 2,423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十愿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2,178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妙传慈悲,是关照别人的一举一动,是人间的至情。智慧,是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微妙的领悟。有慈悲则会做人,有智慧则会做事。来源:凤凰网
智慧法语 572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文/圣严法师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渡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恶,心不瞋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一五也有:“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瞋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瞋恼欲法,是为法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
佛学常识 1,382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閦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佛的通号,称为“如来十号”或“十种通号”。“十号”的意义列举如下:一、如来:指佛陀乘如实之道而来,即谓如来;也可译为如去,即乘真如之道而去达佛果涅槃。“如”是指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动;“来”是指佛陀的应化身,此“身”为救度众生应化而来。“如”是静态的,“来”是动态的,成佛以后本是动静不分、法应不
佛学常识 532
编者按:对修行人来说睡眠时间为何越少越好?贪睡的后果有多严重?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佛说五欲为财、色、名、食、睡,也叫五盖,盖是什么?即盖覆,把人的智慧、德能都盖住、障碍住了,是为修行中的五大障碍,所以这五样东西愈淡薄愈好。假如不能克服这些障碍,去掉五种覆盖,修行绝难达到理想境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四川尼众佛学院应当观察睡眠过失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一者懈怠懒惰。二者身体沉重。三者颜色憔悴。四者增诸疾病。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体生疮疱。八者不勤修习。九者增长愚痴。十者智慧羸劣。十一者皮肤暗浊。十二者非人不敬。
智慧法语 97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很多人修学进步缓慢,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学佛路上所犯之错,本文将告诉你学佛人最容易犯的7个错误,助你突破难关。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1、未对父母尽孝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来学佛,问他你的父母怎么样了?他说这不要管了。父母都不要管了,还跑来学佛?孝顺都没有做到,人道都没有做好,还想成佛呀?自己的亲人父母都没有尽到孝心、爱心。对别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人都没有做好,我要打坐,我要修法,我要灌顶,灌了顶就可以往生西方,念个咒就可以成佛了,你看这个贪心多重啊!2、动不动就吓唬人真正的佛永远给人力量,给人安宁。有的人修了佛后,像黑社会老大,动不动就威胁你,你这样做会下地狱,你那
佛学常识 598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六度”“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第二是持戒,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第三是忍Khanti,即为利益有情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第四是精进,即不
佛学常识 1,431
编者按:出家人穿的鞋子,有罗汉鞋、黄僧鞋、爬山虎等多种种类,也有黑、灰、黄、褐等颜色的不同。一般的僧鞋,前面是由破开来的三条梁子锁成,鞋面上有六个孔,难道,这是为了凉爽吗?还真不是,佛门中的每一样器物都充满智慧,这僧鞋上的破洞更是大有学问,一起来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融历文/林清玄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像我在寺里看到比丘和比丘尼穿的鞋子,就不时的纳闷起来,那鞋其实是不实用的。一只僧鞋前后一共有六个破洞,那不是为了美观,似乎也不是为了凉爽。因为,假如是为了凉爽,大部分的出家人穿鞋,里面都穿了厚的布袜,何况一到冬天就难以保暖了。假如是为了美观,也不然,一来出家只求洁净,不讲美
佛学常识 613
编者按:您身边一定有过这样的朋友,对佛门十分亲近,却不知僧人为何人,十分好奇出家人为何要剃光头,想问,却又怕冒犯。本文中,恰好达照法师非常详细的解答了弟子的类似提问,一起来看并转发给有同样困惑的朋友吧。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文/达照法师“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我以前经常讲过,出家人剃光头就代表三千烦恼丝断尽。头剃光了代表三千烦恼丝断尽,叫方袍圆顶。头剃光了是代表天圆,袈裟是格子的,是田,叫福田衣,所以我们往那一坐,这叫顶天立地。身体是方格子,是代表地;头是圆的,是代表天。上升为天的是智慧,智慧要高广、空旷、空灵,要一无所有。有智慧的人,头脑要一无所有,要空灵彻底,
佛学常识 1,794
零分杂记是一个个人博客,分享建站知识,手机网络资源,个人随笔,知识分享,软件硬件使用心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