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佛学资讯 » 帕松列龙庄勐:充分发挥澜湄佛教交流平台作用,推动澜湄流域人民相知相亲正文

帕松列龙庄勐:充分发挥澜湄佛教交流平台作用,推动澜湄流域人民相知相亲

  • 零分
  • 2,230

编者按:2023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会长帕松列龙庄勐向大会提交了提案,建议以南传佛教为切入点,在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设立澜湄交流机构,通过开展佛教文化交往,促进各国民众对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会长帕松列龙庄勐(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明捐法师)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经云南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五国。六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即将迎来启动7周年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更是为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

中国南传佛教的分布区域与柬埔寨等五国毗邻,文化相似、民心相通。帕松列龙庄勐在提案中建议,以南传佛教为切入点,在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设立澜湄交流机构,通过开展佛教文化交往,促进各国民众对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

帕松列龙庄勐在提案中说,多年来,我国佛教界积极与澜湄流域国家开展交流,通过举办澜湄流域佛教交流视频会议、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澜湄流域佛教”分论坛、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等论坛及互派僧团等活动,增进友好往来,促进交流互鉴。希望未来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强各国佛教界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澜湄流域人民相知相亲,推动构建澜湄流域命运共同体。

在具体措施方面,帕松列龙庄勐在提案中介绍,正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筹备建设中的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定位为培养高层次的南传佛教僧才,不仅将建设成为国内南传佛教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也将吸引澜湄流域各国佛教界前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筹建过程中,建议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充分发挥现有澜湄佛教交流平台的作用,南传佛教界将鼎力配合有关部门组织与澜湄国家的交往活动。待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建设完成后,建议在学院设立澜湄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学教研一体作用,服务国家对外交往,加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推动建设更为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来源:凤凰网

声明:博客中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的文章均为博客原创文章,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者对零分博客发布的文章有异议,请来信告知删除、修改,如您有好的建议或者意见也可以来信,谢谢!

请TA喝杯水^_^ 如本文“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坚持创作! 请TA喝水